6月16日—17日,2025年“科学与中国”暨广东科普南疆行系列活动走进疏附县第二中学,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科学盛宴,助力疏附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专家进行科普讲座。
在科普讲座中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带领同学们一起“理解宇宙”,一起在充满神秘的宇宙中翱翔,一起了解宇宙的起源与命运,一起追寻宇宙第一缕曙光。仰望苍穹,人类一直都在追问:宇宙是什么?宇宙从哪里来?宇宙到哪里去?谁在决定宇宙的命运?随着天文学的进步,我们已经能够看到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火球,我们已经能够目睹镶嵌在大爆炸火球上宇宙结构的种子,我们已经能够重构宇宙演化的历史,甚至我们能够准确地预测宇宙未来的命运。虽然现代宇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也留给我们更多的困惑:主宰宇宙命运的暗物质是什么?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能量是什么?也许,笼罩在今天宇宙学上空的两朵乌云,正暗示着物理学甚至整个自然科学整个理论体系正处在革命的前夜,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来临……武院士用一次次追问,带领同学们逐步理解宇宙。

学生与科普专家进行交流互动。
精彩的讲座在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。疏附县第二中学学生迪力夏提江·塔依尔说:“听完讲座后,我对天文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。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,争取为我国天文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疏附县第二中学化学教师杨玲在听完讲座后深有感触:“专家的讲座让我大开眼界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,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,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,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。”

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、研究员任海进行科普讲座。
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、研究员任海以 “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” 为题,为疏附县第二中学学子带来科普讲座。他用珍奇植物图片引入 “生物多样性” 主题,围绕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、植物多样性保护、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讲解,结合自身科研故事,以生动比喻传授科研范式,启迪学生科学思维。高二学生迪拉热?艾则孜表示:“讲座让我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,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。”
在互动环节,任海认真解答了学生疑问,并期望学生以科学思想投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当中。他表示:“选取‘生物多样性’主题,是希望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自然科学研究方法,理解科学精神。”

科普专家团参观疏附县第二中学科技创新成果展。
活动中,科普专家团队还参观了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展,并与师生就校园科创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此次2025年“科学与中国”暨广东科普南疆行活动汇聚多方力量,以科普为桥梁,将广东的优质科普资源输送到南疆基层校园。该活动促进了院士专家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,为青少年打开了探索科学世界的新窗口,以科普援疆赋能当地教育发展,助力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。据了解,2025年“科学与中国”暨广东科普南疆行系列活动周期为6月15日至19日、6月22日至26日。科普团队将深入疏附县、伽师县及兵团第三师等多地的校园开展活动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表示,活动旨在通过科普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科学志向,让科学的种子在南疆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为援疆工作注入科学动能,推动区域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。

学生们认真聆听讲座。
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指导,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办,并得到了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、喀什地区行署的大力支持,由喀什地区科技局、广东科学中心、喀什地区教育局、喀什地区科协承办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,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任海,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马学涛,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林锡江,疏附县委常委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魏瑶,喀什地区科技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杨刚毅等参加了活动。
通讯员:广州援疆
来源:南方农村报
